500吨级货船失去动力威胁湘江堤坝,救援队员1小时解除危机
7月11日,一艘停泊在湘江丁白渡口上游300米处的一艘五百吨级货船,因机械故障而失去动力。面对即将到来的洪峰,失控的货船随时可能会“随波逐流”撞向湘江堤坝,甚至危及下游1000米处的湘江长沙综合枢纽。
“货船一旦发生走锚,就会在湘江水域内横冲直闯,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危机的时刻,望城区水上执法大队立即向省水上交通安全指挥监控中心发出了紧急求援信息。
“集合,起航!”接到救援指令后,省水上应急救援队立即启动“船舶拖带应急救援预案“。15时40分,随着一声长笛的鸣响,搭载着10名应急救援人员的“湘救拖3号”离开水上应急救援基地,向施救水域高速进发。
“发现目标,准备救援。”到达目标水域,救援人员很快就发现了待救货船。那是一艘50多米长、10余米宽的危化品运输船“湘安化机3668号”,原本被扣押停泊在丁白渡口附近。因为近期受持续降雨影响,水涨船高,该货船船身已经高过湘江堤坝,在江水的冲击下,威胁着堤坝的安全。
“减速,慢慢靠上去。”在现场指挥的指令下,“湘救拖3号”慢慢靠近待救货船。江风呼啸而过,洪水一波接着一波的袭来,货船在江面上摇摇晃晃。“湘救拖3号”只能选择上风位置和合适的角度缓缓靠近这艘货船。
待两艘船一靠拢,几位穿着救生服的应急救援队员便拿着缆绳迅速跳到了待救货船上。他们先是用缆绳牢牢系靠在码头上,防止货船发生走锚。然后再将货船与“湘救拖3号”厢也捆绑在一起,使两条船成为了一个整体。
在“湘救拖3号”的拖带下,货船缓缓驶离停泊的水域。减速、掉头、靠泊、系缆、解除厢绑、脱离接触,一系列迅捷的动作之后,货船到达了指定水域,稳稳的系泊在了长沙海事枢纽趸船码头。在确认险情完全排除之后“湘救拖3号”才踏上了归途。
从15时10分接到指令到解除险情回到基地,应急救援队员一共用时1小时左右,圆满完成了此次救援任务,成功解除了货船冲撞湘江堤坝及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的危险事件发生。
此次危机能够得到高效有序的处置,省水上交通安全指挥监控中心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人毛群人认为这与他们平时重视应急演练有很大的关系。“我们6月20日才刚刚参加湖南长沙抗洪抢险应急演练,演练科目就是走锚船舶的救援。这次救援行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演练科目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