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核查显神威,“一船多码”船舶在南京栽了
内河船舶非法从事海上运输导致事故频发,已成为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为达到隐匿行踪、逃避监管的非法目的,此类船舶又多以“一船多码”为掩护,严重扰乱水上无线电管理秩序。
近期,南京海事局通过大数据核查结果运用,成功查处一起“一船多码”“涉海运输”内河船舶,对恶意违反水上无线电管理秩序的船舶再次给与有力震慑。
近日,南京海事局执法人员利用“净海卫士”、船舶报告系统、船舶动态监视系统等大数据手段在对辖区船舶进行网上核查时发现,到港内河干散货船“皖芜湖顺风****”存在设置A类AIS船台、船舶历史航迹至长江口间断、报告进港信息不准确、船位显示异常等情况,立即指令局船舶处联合相关海事处在辖区内拦截该船并实施登船检查。
浦口海事处和梅山海事处海巡艇闻讯而动,在浦口梅子洲锚地对开水域发现该船。执法人员刚一登船,即发现该船甲板上有大量盐渍、船尾主机排烟口经过加高改装、两个船舱内满载沙子,凭着职业敏感性,执法人员凭借经验判断,该船很可能是一艘“涉海运输”船舶。
在执法人员初步检查中,船员对其“一船多码”和“涉海运输”的行为矢口否认,坚称载运沙子来源为下游过驳区,对于其他问题则闪烁其词或直接拒绝回答,试图通过软暴力的方式抗拒现场执法检查。
在驾驶台右侧的电子海图设备上,执法人员也仅调取出该船曾到过宁波附近海域的部分历史航迹,其余均被破坏删除,无法显示该船完整的历史轨迹。
同时,执法人员调取了该船仅有的2名持证船员15-30天内疫情期间行程,显示2人均到达或途经浙江、福建。但是,作为该船“一船多码”的关键性直接证据始终未被发现,现场检查一时间陷入僵局。
正当现场执法人员一筹莫展时,一截被随意丢弃在驾驶台上的、崭新的AIS设备数据线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执法人员仔细观察该船现有的AIS设备并无近期检验维修痕迹,执法人员判断,该船很有可能还有一台AIS设备,而且是新设置的。随后,在驾驶台左侧的废纸堆里,又发现了一只AIS设备的外包装盒。
根据这一线索,执法人员引导船员在驾驶台附近所有区域内进行全面的排查,最终,在船上的一个杂物间内发现了另外一台崭新的AIS设备,型号与老AIS设备一致。执法人员将该AIS设备抬至驾驶台,与老AIS设备的线缆连接后开机,调取新AIS设备的静态信息,显示的船名为“东跃*”,MMSI码为413875682,开关机记录与老AIS设备相互印证。经查,“东跃*”9月3日-9月9日历史轨迹显示,往返于长江口至福建沿海间。
多方铁证直指该轮存在涉海违法运输,在这种情况下,船员对本航次冒用“东跃*”MMSI码往返福建附近海域从事海沙运输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在初步确认该船存在“一船多码”和“涉海运输”违法行为后,执法人员还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对该船的“配员不足”“未按规定办理进出港报告”等其它违法行为开展了详细检查并取证,并通报利用信用管理“黑名单”制度对该轮进行进一步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