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二战时期有许多航母,今天要用举国之力才能拥有1艘航母?
估计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饱受没有航母之苦,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中国的海军其实就是一支绿水海军,由于没有航空母舰,只能活跃于近海,无法实现真正的蓝水海军之梦。
直到2012年,改造自前苏联航空母舰瓦良格号的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之后,中国才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中国拥有航母过程之艰辛,之曲折,一本书都难以述尽。
中国的辽宁号航母
为什么二战时期,美国就已经能够实现航母“下饺子”,六七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拥有自己的航母却依然如此艰难呢?
首先,航母本身建造就极为困难。无论二战时期还是今天,有能力建造航母的国家都没有几个。对比二战时期和今天世界各国列强,就可以清晰的得知建造航母有多难。
其次,二战时期的航母与今天的航母,也不可同日而语。虽然都叫航空母舰,虽然都用于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但是,二战时期对于航母的技术要求和今天已经截然不同,技术难度自然也天差地别。
二战时期美军航母
最后,中国追求的,从始至终都是使用自己的能力,真正完全掌握航母的研发、建造,并最终形成战斗力。而从无到有拥有建设现代化的航母的体系,无疑是最难的,也必须需要举国之力。
实际上,如果不追求独立自主拥有航母,哪怕是今天也并没有那么难。比如,泰国就拥有一艘小型航母,我们的近邻,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印度,甚至拥有不止一艘航母。
然而,这些买来的航空母舰实际上对于国家及军队的实力并没有根本上的提升。平常训练还好,一旦遭遇战争,后勤、保养、武器等一系列受制于人的局面必将成为战争的阿喀琉斯之踵。由于外部原因被人卡脖子,这自然不可能为中国所容忍。
二战是战时,航母要上战场,如今和平年代,航母主要是威慑对方。
二战是特殊时期,为了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他们的航空母舰是要实实在在参与战争的,所以数量越多,也就越有优势。可是如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年代,航母虽然是战舰,但是他的主要作用不是参与战争,而是威慑对手。
如今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在特殊时候还是很多的,而且在演习时,往往会亮出一些杀手锏,这就是为了威慑对手,来换取和平。今天的航母是很少参与战争的,但是如果将它停靠在一些特殊领域,那么敌人也会感到害怕。
航母是一种武器,但是并不一定就是战争的武器,和平年代它也可以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