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海事三个“不见面”擦亮“最美窗口”
自2019年全国海事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从“新”出发、不断丰富“非接触式执法”等创新举措的工作思路以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成为北疆海事局政务中心所有人的共同目标。
秉持“智领未来、畅达四海”的服务品牌创建理念,近段时间以来,北疆海事局政务中心积极研究“非接触式执法”的适用范围,梳理探索“非接触式执法”的途径,丰富智慧海事内核,一项项切实行动使得北疆海事“最美窗口”服务品牌闪闪发光……
政务窗口
“不见面审批”
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现代海事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北疆海事局“互联网+政务”兼程并进,距离“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在线”的目标越来越近。
目前,北疆海事局政务服务业务共有14项行政许可、9项行政确认、8项行政备案、6项其他政务办理事项及2项规费征稽事项,其中已经有21项业务的办理实现了网上办理,过半业务可“不见面”办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疆海事局完成政务办理事项46165件次,其中98.15%为“不见面”办理的业务,极大便利了航运企业。
“请问发送进口岸申请后海事审批人员看不到怎么办?”“请您核实填报的所属海事机构是否为船舶停泊码头相应的分支海事局,如果填报的是‘天津海事局’则审批人员无法看到该申请。”在业务微信群内,北疆海事局工作人员耐心回答着船员的提问。
为帮助企业提高网上申报的熟练度,在窗口咨询、热线咨询外,北疆海事局政务中心还通过天津市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向申报企业进行微信授课,并通过业务微信群为操作人员提供线上申报指导,全方位、多层次地为航企船员提供贴心服务。
单位用心做事,百姓用“脚”投票。2019年8月,中国外运华北有限公司集装箱分公司向北疆海事局赠送锦旗——“肩负管理使命 不忘服务初心”,感谢北疆海事局网上审批为企业带来的便利。
规费征稽
“不见面稽查”
北疆海事局辖区有5个集装箱码头(公司),集装箱吞吐量达到天津港全港的70%,集装箱船舶运转效率高、货物拼箱等复杂情况多,年度舱单管理超过3万件次,票据使用超过20万张,占天津港港口建设费票据总量的六成,港口建设费舱单管理量和票据使用量巨大。
为有效扩展港口建设费稽查的覆盖面,今年,北疆海事局在原有的现场稽查的基础上,加大海事“大数据”利用力度,探索实施“网上稽查”。
“网上稽查通过将船舶进出港动态、船舶进出口岸查验、船舶进出港报告等数据与港口建设费舱单数据进行比对,稽查漏报舱单现象;通过全国联网查询,稽查手续伪造等问题,在保质的同时,实现了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北疆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北疆海事局还对天津港相关收费系统与港口建设费征收系统的数据接口提出了完善升级建议,并全力配合天津海事局港口建设费信息系统建设及智慧港口建设,提升了“网上稽查”的效能及便利度,有效加大了规费征稽的频次及范围,进一步降低了国家规费漏征风险。
作业现场
“不见面监管”
求新求变谋长远。为提升监管效能,“北疆海事”微信公众号增设了“海事监管影像传输”功能,通过微信传输一线照片或视频来证明船舶基本信息,辅助进行临时性审查,所有影像资料在服务器上作为电子资料保存,极大提高了监管的效率。
今年,随着微信公众号的改版,“海事监管影像传输”功能也将以新的形式呈现。
通过总结“海事监管影像传输”功能实践经验,北疆海事局将对危险货物集装箱作业、船舶供受油等防污染作业、水上水下活动作业等一些简单易行的监管事项,通过照片或视频上传的方式实施遥控监管,并结合诚信管理、电子巡航、现场抽查等手段,有效提高各类作业抽查比例,提高辖区安全监管效率,在规避执法风险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行政相对人往返海事机构的交通负担。
不执于旧,无畏于新。目前,北疆海事局又开启了对“非接触式执法”新一轮的探索研究,力求通过提升海事执法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智慧内核,提高执法人员“单兵能力”、减轻执法工作事务性负荷,为打造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港口码头相匹配的现代化海事执法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 分享是一种美徳,欢迎转发给需要的人!长江船运网www.cjcyw.com 微信公众号:cjcyw6 客服微信:14755166688